图片
图片
村口住着一户李姓人家。三个儿子:老大李木的儿子是上海某三甲医院年轻医生;老二李林的夫人当了一辈子护士长刚退休;老三李月更是了不起,不但自己学过3年中医,女儿还是北京某医院的护师,一门两医。拿他自己的话说,中医也是医,护师也是师,拼一起就是医师,自然比医生和护士长都要略胜一筹。所以自认为对于寻医问药的事是有恃无恐的。
有一日,家里90多岁的李老太自述腹胀已有月余,排便亦不正常。老三自告奋勇,带到同学退休后返聘的某康复医院,一番把脉一通B超CT折腾下来,也得不出什么诊断结果,只拎回一大袋子的草根树脑,让每天煎着喝喝看。
老三自此任务完成。继续整天拿着和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乒乓锦标赛冠军瓦尔德纳尔的合影到处晃悠。
中药喝得一滴不剩,病症没有丝毫缓解。自然又换个儿子领着上医院,这会轮到老大了。这个老大听母亲自述说是东西吃坏肚子引起的,也就抓了一些消食化积的中药了事。
这样又熬过了个把月,下腹部的坠胀感愈发明显。于是又向二媳妇诉说,这二媳妇在医院里呆了一辈子,自然比另外两外在行一些,示意她到医院验个"癌胚抗原”看看。
一周后,化验结果出来了,所有数据都表明不排除结直肠癌的可能。这下三兄弟才有了警觉,各自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商讨下一步该怎么办。
还是老三最快,来自北京的声音:毕竟是90多岁的人了,查出来又能怎样?治疗做不了,手术做不了,一句话什么都做不了!不如听天由命,以不变应万变再吃点喝点算了。
而老大的也很快,但是意见截然不同:马上做进一步的检查,直接做个肠胃镜,明确一下诊断再作下一步的打算。
老二的声音忽隐忽现,像是遥远的回声,让人拿捏不准:是不是再过一段时间观察观察看情况再说?你们俩商量着办我都没有意见。
老大由于老三的强烈反对和老二的不置可否而不敢贸然作进一步的行动。老太婆本人又是个胆小没主张的性格,毫无悬念地又继续这样一天天的拖着。
这样三足鼎立的态势足足拖了小半年,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实上是大家都在看另外两个的动静)直到有一天大孙子(老大儿子)的一番话话才又打破了这种畸型的平静,大家又都把它提到了议事日程。
再后来,历经了多方说服才撬动了老太婆和三个兄弟的脚,迈出了老家的门槛,买了赴沪就医的车票。
虽然还不算太晚,但也已经是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了。已经给后续的治疗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当然在大孙子的大力协助,经上海医疗专家的精心治疗,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怪不得村里人每次经过村口时总是指指点点的,隐约在说,这户人家的水缸总没有满的时候,经常没有水喝。真的是白瞎了有这么多在医院里工作的子孙!
至于老太的大孙子当时对几个叔叔具体说了什么话,虽然事后没多加细问,但好像听说是他对那两个叔叔说的其中两句是:29岁的人是人,92岁(老太时年92)的生命也是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图片
作者简介
罗昌杰,浙江省仙居县人,退休职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